如何读懂孩子的“真心”?
医网摘要:因为爱,诞生了孩子,父母把爱给予孩子,这份爱就是一份礼物,好与不好,是领受礼物的一方说了算。父母的爱,只有对了孩子的思维,才能敲开心门,爱才能有效地送进孩子的心里。
尊重保住了电视和花瓶
为什么来听亲子教育课?母亲们目标一致:为的是让孩子乖、听话。
我们都知道,“乖”和“听话”这两个词语,不会出现在成人之间的对话里。然而孩子不乖、不听话的时候,长辈们都认为是孩子有问题。
其实不然,实际上,这是因为父母有问题。
雷雷喜欢踢球,在客厅的地毯上正踢得欢。一旁的母亲提着120颗心:纯平液晶电视、古董花瓶、玻璃茶几……这些由于雷雷踢球产生的担忧,就是妈妈拥有的问题,所以,她觉得孩子在房间地毯上踢球,是大大地有问题。
现场提问:这时候,你会怎么跟孩子说?
妈妈们:“这里不是踢球的地方,不准在这里踢……”“不要再踢了,待会要砸烂东西了……”“谁让你在客厅踢球,给我出去外面踢……”
妈妈们发现,孩子往往是停下来瞅瞅你,不一会又踢起来,气急了,妈妈就开始责骂训斥。
那该怎么办呢?且看雷雷妈妈。
“宝贝,你很喜欢踢球是吗?”“恩……”雷雷欢快地点点头,因为他得到了认可。妈妈接着说:“可是妈妈好担心啊,我怕电视被砸坏了,花瓶被碰碎了。这样我会很伤心。”
雷雷发现,自己在家里踢球,没有被指责,而妈妈却因此变得无助,向他求救,产生了保护妈妈的力量,良知唤醒,他想了想说:“那我到外面去踢吧!”
指责,传递的给孩子的是负罪感,这种来自成人的压力,容易导致孩子孤僻。所以,尊重比指责更符合孩子爱的语言思维。当孩子得到足够的尊重,唤起的良知是具有建设性的。
教育孩子,要教进心里,才是有效的教育。>> 如何应对宝宝耍“无赖”?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