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正遭遇职业枯竭
医网摘要:职业枯竭,即工作压力大导致身心疲惫。一部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的小说曾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逃往非洲原始丛林。就在这之后,“枯竭”一词走进人们的生活。
专家支招: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
人们通常会这样:自己在心理上的沮丧、忧虑、不安的情绪,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工作来进行排解,然而加倍工作反而又会产生新的压力与烦躁,继续堆积情绪垃圾,使工作与情绪两者处于不断的恶性循环之中。个人的事业心过重,缺乏社会系统的支持,得不到家庭的安慰、快乐感与心理支持,使得工作上倍感倦怠,生活上也缺乏了生机。职业枯竭,说穿了就是对工作厌倦,对自己没自信,缺乏成就感和乐趣。所以要应对,也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全面透彻地了解自己,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要什么样的生活,承受压力的额度等等。更科学的做法是,在职业规划师的指导之下,接受全面而专业的指导。
正视工作倦怠
在形成任何有效的应付策略之前,首先要对职业枯竭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人们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刺激与干劲,压力是毒药还是良药都在我们的自己的一念之间,不妨将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大转变,化消极回避为积极运用,相信压力反而是胜利成功的特效药。
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信念
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花点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倾向于从事哪类工作?这份工作可以发挥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自己对工作究竟有哪些期望?想从工作中获得些什么?而事实上工作本身又能不能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这些?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来,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及时倾诉
当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或亲友同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把你心理的症结点说出,不要闷在心中,关心你的亲友会给你一个恳切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及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的审视。需要某些实际的帮助时,不妨求助于领导和同事。另外,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也应及时倾吐,以得到某种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锻炼和放松
注意劳逸结合,足够的睡眠,找理由休息,将闲暇和各种娱乐活动作为工作的必要补充。
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持续5到30分钟,就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稳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感。
当压力事件不断出现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睡眠的效果还好。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也是一门学问。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也可藉此机会思考然后再重新出发。如果短期之内没有休假的机会,一些日常的松弛方法,如游泳、做操、散步、洗热水澡、听音乐等也十分有效。此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的应付压力技术,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窒息。“简单,就会快乐”,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例如微笑,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身体最好的药。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他77岁的喜寿会场上,公开吐露他永葆青春的两大秘诀:一个是,以单纯的想法和纯朴的心看事情;另一个秘诀是,喜欢工作。既然我们是那么需要工作,只要再掌握一些驾驭它的技巧,经受住它的考验,成为工作的主人,便一样能够喜欢工作,乐在工作,让工作为我们心灵的健康造福。
最后,还要学会向家庭、朋友等取得心理支持,学会情绪管理,培养多种生活情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