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迈克尔·杰克逊?
医网摘要: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营造的结果,这在超级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身上得到验证。
为了保证“上帝的乐器”保持通道的开放,杰克逊做了很多抗争。刚过20岁时,他没有和一直以来的经纪人——父亲约瑟夫——续约,以这种方式解雇了父亲,因为他觉得,不是父亲在为他工作,而是他在为父亲工作,而且父亲希望杰克逊在每一方面都听他的。26岁的时候,在杰克逊的建议下,杰克逊兄弟与合作了多年的唱片公司摩城公司解约,原因是杰克逊兄弟想自己创作歌曲,而摩城公司坚决反对,甚至说,你们都不应该提出要创造自己音乐的要求。
这令杰克逊非常沮丧,这不难理解,不能“忠实于自己”的人都会有这种沮丧。
杰克逊演出时,很多时候都戴着一顶帽子,但他最初提出这个主意时,也遭到了唱片公司的反对。经过各种抗争和事实检验之后,杰克逊越来越坚持一个观点:“要是你感觉到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错误的,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管多么困难,也要立刻做出判断。”
惊怵的成长历程
杰克逊的演艺之路一帆风顺,没有遭遇任何重大挫折就成为全球最瞩目的超级巨星。然而,他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杰克逊描绘说:“我必须克服的最大困难恰恰显现在我的那面镜子里。在很大程度上,我作为一个人的身份是与我的名人身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杰克逊遭遇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发生在青春期,那时他长了粉刺。他写道:
我的外貌使我情绪低沉,因此我亲身体会到,长粉刺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这种打击对我是如此之大,甚至搅乱了我的全部生活。我和别人讲话时不敢直视人家,而是把头低下去,或者转向一边。
事实从不伤害人,伤害人的是对事实的看法。事实上,杰克逊的哥哥马龙也长了很多粉刺,但马龙毫不在乎。杰克逊一部分的“我”不能接受另一部分的“我”,而马龙似乎没有这种冲突。杰克逊的这种冲突是,他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亲”相互不接受。
杰克逊童年时曾遭父亲虐打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杰克逊的自传中写道:
每天放学后父亲就坐在屋里陪我们练习,我们演唱给他听,他在那儿挑刺。谁要是乱了套,谁就得挨揍,有时是皮带,有时是鞭子。父亲对我们一点儿都不含糊——那是真正的严厉。马龙什么时候都要出点儿毛病,而另一方面,我却总是因为排练之外的事情挨打。
父亲经常倒着提起幼小的杰克逊一通暴打,甚至在杰克逊四五岁时,戴着恐怖面具从窗户里爬进房间,接着大声尖叫,让他学会在晚上睡觉前关窗户。这一幕给杰克逊造成极大创伤,他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被恐怖的恶魔绑架。约瑟夫还经常无情地嘲笑儿子的相貌,而最经常嘲笑的对象是杰克逊的鼻子,约瑟夫带头给儿子起了一个外号“大鼻子”。现在我们明白,杰克逊很多的荒唐之举和天才创作都是和父亲的冲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