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迈克尔·杰克逊?
医网摘要: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营造的结果,这在超级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身上得到验证。
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营造的结果,这在超级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身上得到验证。
6月25日,杰克逊死讯传出,国内一家杂志第一时间对我发出信息,希望我能就杰克逊之死乃至其一生写一篇文章。我想写,但是很惭愧,我根本不是杰克逊的歌迷,对他了解甚少,只是在两年前写关于布兰妮·斯皮尔斯的故事时,才顺便了解了一点杰克逊。因为布兰妮的传记作家说,杰克逊和布兰妮很像,他们都是失去了童年的巨星。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我开始去看关于杰克逊的一切资料,如死讯报道的专题、媒体对他曾经的专访、他的自传《太空漫步》,也开始听他的歌,看他的MV。
渐渐的,一丝淡淡的伤感从我心底升起,我看到,作为我们这个星球有史以来人气最高的演艺界明星,杰克逊的故事与我们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分别,他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成功之道:忠实于自己
杰克逊有无数耀眼的成就,这让他成为演艺界传奇中的传奇。如果说,这是他自己营造的结果,那他是如何营造的呢?在他的自传《太空漫步》中,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说到底,最重要的是忠实于自己,忠实于你爱的人,还有要努力工作。
杰克逊从5岁起就一直在努力。这是他出道时的年龄,这个年龄太小了,所以他记不清楚当时的很多细节,他只记得自己一直在“拼命地唱歌,尽情地跳舞”。好多时候,他放学回家,一放下书本就得马上去录音室,之后一直唱到深夜,直到过了上床时间。结果是,他根本没有其他孩子所共同拥有的童年。他最初合作的唱片公司的马路对面有一座公园,在录音室里的杰克逊,只能好奇地盯着他们,盼望着能像他们一样,随便就可以走出这间屋子,“我对这种自由的渴望超出了一切”。
假若只有努力和对自由的渴望,杰克逊或许不可能成为超级巨星。关键还是,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对此,杰克逊写道:
我不像朱迪·加兰,她是被父母逼着走进这一行业的,而我选择它是因为我能从中得到乐趣,演唱对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这正是杰克逊所说的“忠实于自己”。如果“忠实于自己”还能带来巨大的快乐,譬如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就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