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40周胎儿最后突围时刻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医网摘要:宝宝如果准备充分,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在跟妈妈一块儿使劲。如果他根本不配合,生产会变得更加艰难。在生产过程中,宝宝大都做出正确的动作:转转脑袋,弯弯身子,像螺丝钉一样转向骨盆。这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吗?我不这么认为,宝宝不得不精诚合作,如果他不这样做,生产的时间就会更长,对母子都消耗太大。

  后期阵痛:荡气回肠地激烈!

  平静让人好舒服。洞穴里的地震现在已经不让阿诺那么害怕了,当然也是因为有偶尔恢复性的休息。妈妈这时的呼吸均匀而平静,她把宝宝晃来晃去,几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时光,但是阿诺预感到,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神奇的安静时刻是对他刚刚与妈妈精诚合作、努力顶脑袋的奖赏。之后呢——还要继续战斗。这一次的停歇比上一次更短了,随后的一切变得更加激烈。地震、暂停、地震、小小的停止、激烈的地震、长时间的暂停。妈妈这时不再和阿诺说话了,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摸着肚皮跟阿诺细心细气的说话了。

  医学解释:

  最后的几厘米,甚至几毫米需要孕妇和胎儿使出浑身解数。在向后期阵痛过渡的过程中,疼痛变得没有规律,强度和长度变幻莫测。疼痛像波浪一样涌动,不断提升,在一个高潮之后又停歇下来。这个阶段的疼痛可以有若干个高潮,恢复式的间歇也变得越来越短。在过渡期结尾,子宫口完全张开,宝宝的头已经探在骨盆处了。


$SplitPage$

  感受光明:最后的瓶颈

  这真是一个奇迹: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阿诺第一次经历的,尽管这样,阿诺还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像逃离囚笼的魔法师一样,宝宝像转钻头一样从骨盆向外挤,向光亮的地方挺进,妈妈这时用尽全力把宝宝往下挤。阿诺感觉得到洞穴的门被打开了,一种沉重,但又让人信赖的力量不停地推进他。然而通往世界的窄门对他来说还是太小,他不停地滑回自己熟悉的小巢穴中,然而阻力变得越来越小,最后阿诺终于探出了脑袋。然而努力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瓶颈在前面。阿诺灵巧地转动自己的身体,先是一个肩膀,然后另一个。阿诺终于从昏暗、温暖、狭小而熟知的世界当中滑了出来,这时有了光,有了清凉,有了广阔。你在哪儿?妈妈!

  医学解释:

  等子宫口完全张开的时候,孕妇就可以跟着用劲儿了。很多孕妇都在这时感到一种放松,因为可以更主动地帮助孩子,和他一起使劲儿。如果孕妇这时是直立的话,对孩子会更容易些,因为他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也不容易在阵痛之后又缩回去。

  最后的阵痛会把宝宝推到阴道口,这时候的出口由于长时间的压力已经变得像高领毛衫一样,可以让宝宝的小脑袋通过。孩子这时会再一次变得很活跃,他左右转动身体,把肩膀一个接一个的挤出来,剩下的部分会轻而易举的被拽出来。小家伙,欢迎光临这个世界!


$SplitPage$

  精力旺盛——还是疲惫不堪?

  生产后,有的宝宝精神头儿十足,而有的则疲惫不堪。宝宝在产后的感受主要跟生产时释放的激素浓度有关。如果使人精力旺盛的激素占的比重大的话,宝宝就会睁着大眼睛,好奇地观看新世界。当面临巨大压力、被诱惑、感到恐惧、以及感觉寒冷的时候,我们的体内都会分泌这种激素。另外一种激素是让我们减小疼痛的物质,它不仅仅可以降低疼痛感,还会让我们放松,变得疲惫。宝宝如果在生产时候分泌了大量这种激素,就会在产后显得慵懒,甚至懒得睁开眼睛,也没有胃口立即吃奶,而是先睡上一觉,恢复一下。

  马莲已经积累了15年的助产经验,她这样评说“她的”宝宝们:

  “宝宝如果准备充分,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在跟妈妈一块儿使劲。如果他根本不配合,生产会变得更加艰难。在生产过程中,宝宝大都做出正确的动作:转转脑袋,弯弯身子,像螺丝钉一样转向骨盆。这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吗?我不这么认为,宝宝不得不精诚合作,如果他不这样做,生产的时间就会更长,对母子都消耗太大。有时尽管阵痛很剧烈,心跳也很好,但是宝宝偏偏不往前进;而另外一些宝宝则用脚踢,给自己一个反弹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借助产痛。生产过程中反应迟缓的孩子,常常在产后也更内向,甚至心不在焉,好像他还没有准备好拥抱全新的世界。这样的新生婴儿通常需要更多的安静、呵护和爱。不论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是之后,最重要的是妈妈和孩子能够齐心协力——“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可以走过所有的疼痛和阻碍”。如果孕妇能够在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有这样的感受,你的情感也会传达给宝宝。这对宝宝的第一个人生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首个"怀孕男性"引争议(图)

》》》如何度过漫长艰苦分娩过程(图)

》》》产后阴道为什么会噗噗响?

  点击进入医网女性母婴频道查看更多怀孕优生妈妈育儿心经宝宝营养的精彩内容~~


本文来源: http://lady.ew86.com/a/20080331/14425.html

责任编辑:陈彦婷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