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09/7/14 来源:广州市儿童医院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放开手脚。让孩子面对自己的社会,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当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游刃有余时,你会为自己的“狠心”感到高兴

  一个家庭聚会上,两位母亲正在聊天,突然3岁的莹莹哭丧着脸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玮玮不让我玩卡片。”妈妈擦着莹莹的眼泪,轻声说:“那你就去玩其它玩具。你看,有积木、图书,还有汽车,这么多玩具,为什么一定要玩卡片?”这时,玮妈妈的脸色不好看了,她大声对玮玮喊到:“玮玮,快把卡片给莹莹玩。”“不!” 玮玮大声回答:“谁叫她不肯和我玩做迷藏,我才不给她卡片。”这边,莹莹在妈妈的安慰下反而大哭起来。玮妈妈更生气了,走过去,一手夺过玮玮手上的卡片,递给莹莹:“乖,不哭,阿姨给你卡片。” 莹莹接过卡片,靠在妈妈怀里,不哭了。而那边,玮却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把玩具都扔在地上……就这样,孩子们的一个小小的争执,不仅打断了家长们的长谈,也破坏了家庭聚会的气氛。这种情况,作为家长的你一定很熟悉,而你也经常在扮演着莹妈妈或玮妈妈的角色。可你的介入,往往只会令大人、小孩都不欢而散。看来,介入孩子的争执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那么,对于孩子的争执,家长应如何处理?其实很简单,孩子们的问题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3—6、7岁的儿童在游戏中最容易产生争执,因为这个阶段是儿童的幼儿期,又称为游戏期。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的功能,而且在游戏中实现着自我教育。艾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此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将与以后在工作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有关。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儿童就会因此感到自己无用而产生内疚感。格罗斯(Gross)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他们在游戏中即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和人际关系。因此,现代儿童教育主张让孩子自己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由家长介入,这有利于孩子了解未来的社会:有竞争、有对手,也有协助、朋友。练习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为孩子进入真实社会后顺利处理各种问题提供基础。如家长一味地介入、协调,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抑制了孩子思维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让孩子认为未来的社会也是一个处处有人协调、保护的社会,压强护弱。这样会使孩子日后面对复杂的真实社会时,感到难以适从,容易出现逃避或冲动的极端行为,不利于孩子顺利融入社会。

  在不出现人身损害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出现的矛盾、问题,不要以为他们还是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实他们的游戏能力远远超过成人,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实践的过程。

  童童3岁半,每次她在游戏中与其它小朋友出现争执,她都会向妈妈告状:谁不让她玩玩具,谁不和她玩。而妈妈每次都会说:“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现在,她已经能很好地和其它小朋友相处。当别人不和她玩时,她知道可以通过其它东西来吸引别人的加入;当别人不让她玩玩具时,她知道可以通过交换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楠是个任性的孩子,当他哭闹时,如果隔壁家的小妹妹走来笑她,他就会去打人,批评过很多次,但效果不佳。小妹妹从来没有还过手,或者说没有还手的机会,因为家长早早就会把他们拉开。直到有一次在电梯里,小楠又在哭闹,旁边的一个小哥哥在笑他,他故伎重演,冲上去对着小哥哥就是一巴掌,小哥哥一愣,毫不示弱地马上回了一巴。小楠哭得更厉害了,求救地看着爸爸,爸爸动也不动,只是对儿子说:“记住,你打人,别人就会打你。哥哥打你,你觉得很痛,就象你打哥哥,哥哥一样很痛。”从此,小楠再也不敢欺负其他小朋友,包括比他小的。如果那天小哥哥的父母在一旁,或者爸爸早早地拉开儿子,没有了那一巴掌,小楠还会继续欺负其他小朋友,但现在,他一下子懂了爸爸说过好多遍的道理。

  放开手脚。让孩子面对自己的社会,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当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游刃有余时,你会为自己的“狠心”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 http://lady.ew86.com/a/20090714/18819.html

责任编辑:amy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