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健康:春节饮食十大注意事项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1/1/2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春节临近,很多人都在准备春节是饮食。春节传统,免不了大鱼大肉,给类零食吃个不停,容易出现各类健康问题。健康过好年,春节饮食安全要注意。
五、烹制食物既熟又透
生吃是现在流行的一种饮食习惯,我国传统饮食中也有生吃食物的习俗,但以生吃新鲜蔬菜为主,而生吃肉类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但以肉类为例,如果烹调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就不能杀死肉类食物上的寄生虫和病菌。此外,食品加热不透,寄生虫也能存活。如人们吃涮火锅、海鲜、烧烤等,最容易使食物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这时寄生虫卵最为活跃,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很高。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会中毒。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饮食方式。
六、暴饮暴食隐患大
一提春节期间暴饮暴食,人们都会不以为然,总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还会有人暴饮暴食呢?其实暴饮暴食不仅仅是人们超量食用,更是指人们暴风雨式的进食方式。春节期间,亲朋欢聚,往往情绪兴奋,感情波动。但过度的兴奋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因此,春节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心境平和,精神愉快,有利于饮食健康。
七、食品保存辨明条件
不要将食品保存在危险区域: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最容易在摄氏5度到60度的环境中滋生。这一区间被称为危险温度区域。食物在食用前过早地准备出来;将加工过的食品长时间放置在细菌容易繁殖的环境;不恰当的加热方式都相当于将食物放置在危险区域。
剩菜剩饭在烹饪后两个小时内要放进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所有食物都应该存放在干净无毒的可清洗容器内并盖严。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八、特殊人群不可麻痹
在欢庆佳节时,应特别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饮食安全。老人的饮食应多留意。由于他们的咀嚼及消化能力较弱,如果吃得不舒服,就可能患病,因此应选择较软或已切碎的食物,以帮助进食及消化。另外,节日食品丰富,孩子们饮食会无节制,尤其是吃很多小零食,而许多儿童的零食中会添加非食品级的色素、香味剂、防腐剂、保脆剂、发色剂、护色剂等,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病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对食物的选择更为挑剔,正常人食用可能没有问题的食物,而病人吃起来也许就会出问题。
一些病人,特别是中老年病人有过节期间停药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做法对很多慢性病都是十分有害的。如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该严格遵守“犯了再吃不如常吃不犯”的用药原则,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擅自停止用药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试想如果春节期间举家欢庆之时,家里的老人突然老病复发,不仅带来很多麻烦和经济上的损失,更会给快乐的节日气氛带来一些阴影。
本文来源: http://lady.ew86.com/a/20110121/34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