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祛春湿 需分寒热体质

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1/1/2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雨水节气过后,空气中水分增加,潮湿、阴雨不断。这种气候容易使人产生头晕、懒言、困倦乏力等诸多不适。一向崇尚煲汤的福州人,在这个时节喜欢通过汤汤水水来祛湿。

 

  就诊患者中内湿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许多市民不分体质,过多地错饮凉茶或错喝煲汤导致的。”不少患者起初可能是外湿,但祛湿不当,错饮了过多清热解毒的凉茶或汤药,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伤了脾胃,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自然就内生,于是外湿就合并了内湿。

  盲目煲汤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加大病症。杨鸿医师提醒说,在煲祛湿汤前,最好先分清所受的是“寒湿”还是“湿热”,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

  如何进行自我判断呢?她简单介绍说:“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湿热”的人平时体质比较壮实,舌质红苔黄、厚、腻,口干口苦,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

  煲汤祛湿“寒”“热”对症才有效

  分清了寒、热,就可对症选料。下面是杨鸿医师针对不同人群祛湿的简单汤料推荐: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都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功效。

  其他: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莲子(去芯)。这些材料由于有健脾渗湿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并不易受湿邪侵袭,能起到防和治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本文来源: http://lady.ew86.com/a/20110129/345359.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碧碧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