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新妈妈产后血晕?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1/8/12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医学认为,产后血晕多由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气随血脱所致;亦可由于产时感寒,血为寒凝,瘀滞不行,以致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扰乱心神,而致血晕,严重威胁到新妈妈的健康,因此新妈妈产后血晕一定要及时治疗。
【辩证分型】
(一) 血虚
症见分娩后,忽然头晕,昏厥,不知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浮大而虚,舌淡无苔。
(二) 血瘀
产后恶露量少,少腹阵痛拒按,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面色紫暗,脉涩,口唇舌质均紫。
【治疗】
(一) 血虚
1. 治则:养血补气救脱。
2. 处方:支沟、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3. 方义:取足三里、三阴交,旨在健运中州,使气血生化有源;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三焦乃水谷之道路,故用之以加速水谷精微之输布,补气而养血;关元,益阴回阳救脱。
4. 治法:关元用艾卷雀啄法灸之。足三里、三阴交,宜用补法,支沟先补后泻,以补法为主。留针及艾灸至神志恢复。
5. 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产妇血运不省人事:针手少阳经支沟二穴,足阳明经三里二穴,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
《医学纲目·妇人部》:“神门、内关(不应,取后穴)、关元(灸)”。
《神应经·妇人门》:“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二) 血瘀
1. 治则:行血通瘀开闭。
2. 处方:支沟、血海、水沟、十宣。
3. 方义:支沟取其能宣行三焦之气机,血海通经活血,两穴配合,祛停瘀,降逆气,水沟启闭开窍,加速苏醒,十宣顺接阴阳,宁志定神。
4. 治法:十宣以三棱针刺血;支沟先泻后补,以泻为主,余穴用泻法。亦宜留针至神清。产后血晕,无论是血虚或血瘀,都宜根据症情轻重,适当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5. 古方辑录
《神灸经纶·卷四》:“产后血晕:支沟”。
本文来源: http://lady.ew86.com/a/20110812/381274.html